蘄春冬日里的食物,不管是大清早起來一大碗熱湯煮年糕,剛出蒸籠熱氣騰騰、裹上芝麻的糍粑,還是寒夜里咕嚕咕嚕作響的胖頭魚火鍋,亦或是剛盛出鍋香氣四溢的紅薯鍋巴粥,都承載著獨特的記憶與溫暖。
相信,冬天里每個家的廚房,都“養(yǎng)”著一盆即將下鍋的年糕,圓的、癟的、白的、紅的,或清煮、或香煎。都有一種唇齒留香的體驗。懶懶的下午,烤火盆的炭火邊上總也搭著幾個冒著煙氣的的小年糕,雖然總是不可避免的出現(xiàn)幾個烤糊的黑點,但卻也會毫不猶豫的丟進嘴里。
做糍粑應(yīng)該是很需要技術(shù)的。因為在街面上買到的總也沒有家里的那種味道。作為糍粑的狂熱粉絲,不管是裹著白糖和黑芝麻的糍粑坨,還是兩面金黃、煎的噴香的糍粑塊,都是我的愛。有一種粘掉牙齒都顧不上的甜膩幸福感。
每次有吃火鍋的念想,頭腦里必會浮現(xiàn)朱自清《冬天》里熱氣騰騰的“小洋鍋”白煮豆腐。而對于蘄春人來說,胖頭魚必然是冬天火鍋的。大顆的魚首躺在滾燙的熱湯里,咕嚕咕嚕作響。各種顏色的葷素配菜在湯里交錯的翻滾,與鮮嫩的魚肉一起透過氤氳的熱氣誘惑著等在周圍的味蕾。且在蘄春,豆果、山藥是御用的火鍋配菜,也并不是因為特別好吃,只是像鹽一樣,必不可少。就想生活里的一些東西、人,必不可少,卻也沒有理由。
鍋巴粥應(yīng)該算是柴火灶的專利。蒸米飯的時候,把紅薯隨意剁成塊碼放到米飯上。隨著灶里偶然傳來柴火炸裂開來的吱吱聲,紅薯的香氣也從厚實的木頭鍋蓋里掙脫出來,闖入我們的呼吸。沖鍋巴粥之前把蒸熟了的紅薯塊細細地壓碎在鍋巴上,當滾燙的米湯倒在焦黃的鍋巴上時,鍋里發(fā)出滋滋的響聲。我心下想,美食之間碰撞的火花也許就在這時發(fā)生了美妙的化學(xué)反應(yīng)
兒時里,姥姥和奶奶的巧手總能給幼小的我們,帶來童年里、甚至是一生都無法忘懷的美食體驗。而這些從味蕾到精神的滿足感,就是我們蘄春伢,冬日里絕不能錯過的溫暖。
年底了 天冷了
來我們這里坐坐
曬曬太陽、聊聊家常
感受一下家的溫暖吧
項目地址:漕河鎮(zhèn)京九大道新八•世紀華城營銷中心
蘄春房產(chǎn)網(wǎng)購房者俱樂部QQ群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