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年,蘄春縣交通運輸局蟬聯(lián)全市交通運輸系統(tǒng)“安全生產(chǎn)”先進單位;38載,歲月染白了雙鬢,他在交通運輸系統(tǒng)各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;66本,公而忘私,辛勤的汗水化作紅彤彤的榮譽證書鋪就他的輝煌人生……
這一個個數(shù)字串起了蘄春縣交通運輸局運輸生產(chǎn)股股長陳國濤的工作軌跡,陳國濤這頭孺子牛的名字也在蘄春交通運輸系統(tǒng)盡人皆知。
無悔的選擇
1958年2月,陳國濤出生在株林鎮(zhèn)豹子山村一個普通干部家庭。1975年,高中畢業(yè)的陳國濤通過公開招考進入原蘄春縣交通局工作。
剛剛走上工作崗位,陳國濤在局辦公室任辦事員。每天五六點鐘他就起床,燒開水、做清潔、接電話、發(fā)報紙等一些瑣碎的事情,他一絲不茍扎實做好,沒有丁點兒年輕人的毛躁。當時單位里有個領導是南下抗日的老戰(zhàn)士,老人可歌可泣的往事深深觸動了陳國濤的心靈。從此,陳國濤的靈魂就選擇了共產(chǎn)黨人忠誠、奉獻、服務、無私的卓越品質(zhì)。
陳國濤的這一選擇,就是38年。38年來,他先后擔任局辦公室辦事員、蘄州交通三站團支部書記、縣港航所航政員、縣港航所副所長、局治保股股長、局運輸生產(chǎn)股股長等職務,把青春和熱血無限地獻給了祖國的交通運輸事業(yè)。
無限的服務
13年的運輸生產(chǎn)股股長讓陳國濤形成了一個工作慣性:只要是出現(xiàn)雨雪霧等惡劣天氣,白天他就會不由自主的往施工工地、車站碼頭等生產(chǎn)一線跑,晚上就會打電話發(fā)短信督促各有關單位做好安全生產(chǎn)工作。
2008年初,蘄春遭受一場特大雪災,給交通運輸帶來極大不便,安全生產(chǎn)形勢十分嚴峻。恰值春運高峰期且年關將至,陳國濤夜以繼日地奔走在各個運輸企業(yè)、客貨運站場和渡口渡船間,督促相關單位嚴格執(zhí)行公路運輸“三關一監(jiān)督”、“三不進站”、“六不出站”安全管理制度,對重點水域和重點船舶以及港埠企業(yè)、港口碼頭設施設備逐一巡查,確保無安全漏洞。一直忙到除夕那天,在向縣政府領導匯報完工作后,匆匆趕往回家的路上,已是華燈齊放,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告訴他家里人正等著他回家吃團年飯。面對妻女的埋怨,陳國濤將對親人的愧疚深深藏在心頭。
有人說陳國濤真笨,就像一臺永動機,日程表里沒有“休息”這兩個字。而陳國濤卻憨憨一笑,放下手中的筆又提起了工作包邁向前方。
無私的情懷
因為主抓安全生產(chǎn)工作,陳國濤經(jīng)常往來于各個運輸企業(yè)、施工現(xiàn)場。每到一個地方,他都是戴著“放大鏡”到邊到角去查找隱患漏洞,有時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。個別企業(yè)負責人或是項目經(jīng)理思想上麻痹大意,認為有些安全隱患非常小,發(fā)生概率幾乎為零,認為他太較真了。還有些當事人認為整改某個隱患漏洞需要資金投入,不愿意落實。對此,他都不厭其煩的耐心勸解,細心剖析問題,直到對方簽字同意,回頭他還要再來看看落實情況。因為在陳國濤的心中,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。